4月20日,天津市初中、普通高中毕业年级同步复课开学,开始正常上课。初高三的毕业生迎来久违的校园生活,毕竟这么久没上课,是不是有一点小开心。为了避免扎堆,天津海河中学实行从7:15-7:40分两批次入校。(文/王敬怡 图/姜晓龙)
期盼已久的复学,早已让高三年级的学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久违的校园、久违的老师和同学,让一部分同学早早来到了分别已经三个多月的学校。
7点一过就陆续有学生来到校门前,学生到校也采取了不同方式,有步行前往、父母驾车送孩子,还有学生自己骑车到校。
校门口有教师、公安、保安等多部门人员现场协调,在共同努力下,交通畅通无阻。
“同学,请这边先测温,大家隔开距离。” 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引导学生站到“1米线”上排队,测量体温合格后再进入校园。
一波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学习节奏,好像上一次走进校园是“很久以前”的事。进入教学楼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手持健康码,再次测量体温后方可进入班级。
返校后,每个师生每天需要进行4次体温测试登记:早上起床后,进校门时,进入教室后,午饭前,如有异常,会立刻上报。
学校还在教室内配备酒精、免洗洗手液,每天放学安排专人对教室进行消毒。
在海河中学主校区的9个高三毕业班,每个班被分为ab两个小班开始上课,课堂上老师学生均佩戴口罩。
为方便学生洗手消毒,学校在每层教室走廊都设置了洗手池,配备足够数量的水龙头和洗手液。
同时,下课后有值班教师在楼道进行秩序疏导。
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所有同学到操场上进行养生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训练。
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学生在户外活动时可以摘下口罩。
今天,海河中学还启动了生命教育周活动,高一3班孟思彤的母亲米颖作为天津市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与学生处主任石静共同为学生录制生命教育周第一课,“科学防疫”“珍爱生命”“爱国”“感恩”成为这堂课的关键词。
为了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学生中午统一在学校就餐。
在校长陪同下,学生分批次到另外配备的教室吃上放心午餐。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校园内,草木苍翠,书声琅琅,一派生机勃勃,在经历了疫情的考验后,相信高三学子会有更顽强的意志,更坚定的信念向高考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