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到“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天津各婚姻登记部门普遍出现了新人骤增的场面。截至今天17:00,天津办理结婚登记人数为1762对,创下了历年“七夕”节结婚登记人数的最高纪录。
据介绍,本市2013年的“七夕”,就出现了结婚登记扎堆儿现象,全天领结婚证的人数为976对。2016年也出现了结婚人数增多的现象,全市全天共有972对新人七夕节喜结连理。今天一大早,记者在河西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看到,这里已经坐满了准备办理结婚登记证手续的对对新人。工作人员张莹介绍:“今早我们全员提前了半个小时上岗,8点就正式开始了登记办理工作,而平常我们8点半才上班呢。”2014年的“七夕”,河西区共办理183对新人结婚手续,2015年办理了107对,2016年办理了65对。截至今天下午3点,该区已经为110对新人办理了结婚证。
全市各个婚姻登记部门从上班开始,所有工作人员就忙个不停。“平日领证的新人也就二三十对,今天一上午,我们就已经为100多对新人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河西区婚姻登记处负责人刘德禄介绍。
西青区婚姻登记处负责人刘建英介绍:为了保证节日当天婚姻登记工作的有序进行,该区启动特殊登记高峰日应急预案,采取特殊措施。七夕节来临前夕,就对婚姻登记软硬件设施进行检修维护;婚姻登记员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备好充足的婚姻登记证件及相关登记物品;开通网上预约通道;接待当事人相关咨询。七夕节当日,调整工作时间,采取并联工作法,提前开始登记工作,为较早前来登记的当事人提供及时服务;开通军人和70岁以上老人优先登记的绿色通道;调整工作流程,将审理证件程序提前,为当事人统一审理证件后进行登记服务,从而节省时间;调动全体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工作,在叫号、审件、照相、登记、接待咨询等各个岗位均安排专门负责的工作人员进行引导,使当日婚姻登记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截至七夕节当日15时,该区共办理结婚登记82对,与去年七夕结婚登记43对相比,增加了39对,迎来了今年的结婚登记小高峰。
由于今年“七夕”遇“全运”,今天上午,在本市团泊体育场还出现了参与全运场馆建设的人员向心上人求婚的浪漫一幕。中建三局的职工杨亮亮,在自己亲手建设的团泊体育场,向女朋友李扬献花求婚。市婚姻登记部门负责人万莉说,今年“七夕”节出现如此火爆的场面,创下了一个新纪录,说明七夕节被新人们赋予新的寓意,“中国情人节”适逢全运会,喜上加喜,很多新人用领证的方式表达爱意。为了应对结婚登记高峰,全市各婚姻登记部门采用提前开门、中午轮休或延时下班的方式,确保前来登记结婚的新人都能领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