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感叹:小时候盼着过年,长大了却怕过年,年味儿真的是越过越淡了……
这让人不禁回忆起小时候,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很简陋,但是那种盼望过年和准备过年的心情还留存在天津人的记忆当中,也许就是因为再也回不去了,所以于我们来说才那么珍贵……
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可是更多的时间却留给了自己,留给了手机,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年味儿,究竟去了哪儿?
小时候
年味儿是买大一号的新衣服
妈妈总说,新年新气象,小孩子换一身新衣服,来年会有好福气。
那个时候,买新衣服总是大一号,长了个子还能穿,在意着点还能给弟弟妹妹穿。
三十那天,早早就翻出新衣服,出门都要挺胸抬头,生怕别人看不见自己穿了新衣服。
你还记得当时穿的衣服是什么样的吗?
小时候,
年味儿是紧紧攥住的糖墩儿
“糖墩儿……糖墩儿……”听到街头的叫卖,赶紧就揪揪妈妈的衣角,要几毛钱,跑到街头买糖堆儿的小伙伴举个手!
酸酸甜甜,甜在心里,
还记得那时糖堆的甜吗?
小时候,
年味儿是赶集时买下的年货
过年前,最开心的就是跟妈妈一起去置办年货,大白兔,酒心巧克力……
不过妈妈还是会嘱咐一句:“少吃糖,小心长虫牙啊!”
去串门的时候,
谁会往口袋里塞上一口袋的大白兔?
小时候,
年味儿是全家总动员的大扫除
那时候,还没有钟点工,一到大扫除的日子,全家总动员。
妈妈擦窗子洗被子,爸爸爬高爬低擦灯罩拖地。
今年,你的任务是什么呢?
小时候,
年味儿在妈妈盘发上的那朵花上
妈妈们盘个头发要喷一瓶发胶,盘完好几天都不拆,正月里,刘海再长也得等到二月二龙抬头才能剪。
盘完头还要去市场上买朵头花,总有一种带着“旗头”的感觉。
吵嚷着自己也要一朵的小盆友有你吗?
小时候,
年味儿是手中漂亮的烟花
每次一到腊月,家家就会迫不及待地买烟花。
窜天猴,礼花弹,摔炮,小神鞭,每次只买一点。
慢慢攒起来,三十晚上的时候一次放完,总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因为放烟花,衣服上烫出一个洞,
被妈妈骂过的举个手!
小时候,
年味儿就是放鞭炮
大年夜,一定要点上大人们的烟卷,点上鞭炮炸开一年的旺年好运!
然后真正的乐趣在后面,和小伙伴们到处去捡散落在地上的炮芯,再和在一起拼个烟花。
如果富裕,父母还能给三五毛钱,买个摔炮,不用点火扔地下就响~全是小屁孩钟情的小乐趣儿~
你最爱放哪种炮?
小时候,
年味儿就是买漂亮阿姨挂历
小时候年前集市真是人山人海,妈妈们挑蜡烛红纸,我们就在一旁当参谋挑挂历。然后带回家每个房间各贴一张。
开学前,用去年用完的挂历,反过来给新书——包书皮,然后开学后跟同学比谁包的漂亮,也是一大乐事!
上课因为看漂亮阿姨书皮,
走神的有你吗?哈哈
小时候,
年味儿是贴对联挂灯笼
过年前两天,拿出早早买好的对联、灯笼,
爸爸妈妈负责贴,小盆友负责抹浆糊,
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帮爸爸妈妈看着贴齐没贴齐。
对联里的讲究你都知道吗?
别贴反了哦!
小时候,
年味儿是三十晚上的年夜饭
年夜饭是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顿,很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那天都能敞开肚皮大快朵颐。
老早闻到锅里的肉味,忍不住先管妈妈讨一口。
如今,很多人都选择去饭店吃年夜饭,
记忆中的美味你还记得吗?
小时候,
年味儿是翘首以盼的大红包
吃完年夜饭,就是期盼着家大人给大红包了,这可是一年的零花钱了。
表面也淡定,心里早就汹涌澎湃了。
不过,
有多少小朋友的红包被妈妈以存着为理由上交啦?
小时候,
年味儿就是捧着大鸡腿吃的满嘴都是油
过年顶期盼的就是,家里的大人早早的烧好开水杀鸡宰鸭,每次都会留只整的鸡腿给我们。
那油滋滋香喷喷的鸡腿,一出锅顾不上烫嘴就下肚了!热气腾腾才是年!
你最多吃过几个鸡腿?
小时候,
年味儿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一家人早早就围坐在一起等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我们都翘首以盼会有什么好看的舞蹈,好听的歌曲。
一家人边看边讨论,欢声笑语。
当时,赵忠祥和倪萍是多少人的男神女神。
而现在,
有多少人是拿着手机抢红包度过的呢?
小时候,
年味儿就是拜大年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拜年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等吉祥的话语。
当然啦,还要拎着礼物,嘴巴甜,红包多!
小时候,
年味儿是热热闹闹的民俗表演
每到过年,舞龙队舞狮队、业余文艺团体便开始浓妆淡抹粉墨登场。
不管会不会扭,都会加入扭秧歌的行列,图的就是个热闹!
秧歌舞步你还记得吗?
小时候,
年味儿就是拍一张全家福
过年就要拍一张全家福,一大家人好不容易聚齐。
看着几代同堂的温馨场面,整个家庭就充满温暖、和谐与快乐。
你多久没和家人照全家福了?
你的手机里有和父母的合照吗?
广播君有话说:
每到过年,都有人感叹“年味淡了”。
其实,年俗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年俗也自然会有扬弃。
形式虽有更替,但阖家团聚、祈求幸福这一春节的核心价值和传统却并不会消失。
年味再淡,亲情却浓,文化就是在增增减减中变得鲜活。
亲情才是最大的年味儿……
因为亲情,我们要回家过年;因为过年,我们的亲情得以浓郁绵延。
或许你正在准备收拾回家的行李
或许你正在回家的路上
或许你现在已经与家人团聚
过年,是期盼,是团聚
只要回家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