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记者了解到,为全面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西青区先后制定了《西青区水体污染防治总体实施方案》《西青区退渔还湿工程实施方案》,投资2.56亿元,对独流减河沿线300米范围内的渔业养殖水域进行清退,实施独流减河沿岸生态修复工程(即“西西海生态湿地”),彻底解决沿线养殖尾水对河道的污染,实现周边水域常态化综合治理,确保入减河水体稳定达标。


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深水区航道土方开挖及地形造型。预计10月完成水工建筑物施工,12月完成工艺系统等主体设施施工,2021年3月完成道路面层、机电设备、配套设施安装调试,2021年5月完成湿地绿化工程施工。

“西西海”湿地西起陈台子泵站,东至津王公路,跨度约9公里,占地面积10465亩。西青区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凤景介绍,通过优化调整原有鱼塘地形地貌,连通水域,形成表流湿地;建设净化处理系统,综合处理收集的鱼塘退水和河道水;种植绿色植物、水生植物,实现绿化修复和水体自净修复。


刘凤景说:“工程建设立足生态功能、打造生态场景、注重生态体验、实现生态价值的目标要求,建成后具有多重重要意义。首先,它能有效治理污染,改善水体环境。每年可削减化学需氧量3240吨、生化需氧量1590吨、氨氮432吨、总磷72吨,实现由劣V类向优于V类水质的提升。其次,适度构建生态景观,打造绿意空间。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和生物栖息地的营造,构建了‘一轴、三环、多节点’生态景观和‘水清岸绿、绿意盎然’的绿意空间。最后,增加参与体验,增值自然价值。生态宣教平台的构筑,让百姓与湿地零距离接触与体验,真正实现‘看的见景,摸的着绿,玩的到水’,宣传生态保护观念与生态体验相结合,提高生态湿地的自然价值。”(津云新闻记者柴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