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新闻讯:19日,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

纳扎尔巴耶夫突然辞任,辞任原因引人猜测
纳扎尔巴耶夫当天(19日)在对国民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自3月20日起辞去总统职务。他说:“我已经决定结束我的总统任期。” 但他也强调做出这个决定“非常艰难”。
他表示,到举行总统选举前,哈萨克斯坦国家领导人的职务将由哈议会上院议长托卡耶夫代为履行。辞去总统职务后,纳扎尔巴耶夫仍将担任执政党“祖国之光”人民民主党主席,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不过,纳扎尔巴耶夫在电视讲话中并没有给出辞职的理由。这也给坊间留下了不少猜测。
原因之一就是对政府工作不满,解散政府为辞职做好了准备。今年2月下旬,纳扎尔巴耶夫签署总统令解散了此前的政府,理由是未能改善哈萨克斯坦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改变哈萨克斯坦依赖油气资源的经济结构。
原因之二是身体情况不佳。纳扎尔巴耶夫现年78岁。1991年12月,当选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任总统,之后四次连任。实际上已经领导了哈萨克斯坦近30年。78岁对于领导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而言,确实不是易事。
原因之三是纳扎尔巴耶夫可以借此(主动辞职)在中亚开创一个范例。这也可以成为他政治遗产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所长丁晓星认为,纳扎尔巴耶夫曾透露过自己很欣赏新加坡的模式,李光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辞去总理职务,但是留任内阁资政。而现在,纳扎尔巴耶夫辞任总统一职,但仍保任执政党“祖国之光”人民民主党主席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做法与李光耀如出一辙。
原因之四是纳扎尔巴耶夫的突然辞任或许想要为哈萨克斯坦带来新的变化。丁晓星认为,每年的3月22日是哈萨克斯坦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纳吾热孜”节。在当地,“纳吾热孜”节堪比中国的“春节”。“纳吾热孜”汉语意为“辞旧迎新、元旦日”,也可以解释为“新的一天”。不排除纳扎尔巴耶夫有意在重大节日之前给哈萨克斯坦带来新的变化。
纳扎尔巴耶夫辞任对中俄哈关系会有何影响?
英国《卫报》称,哈萨克斯坦尽管只有1800万人口,但按领土面积却是世界第九大国家,它紧挨俄罗斯和中国,又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战略和经济地位都非常重要。纳扎尔巴耶夫辞去总统职位对哈萨克斯坦局势及其对外关系有何影响?
俄罗斯“红星”电视台称,哈国的外交政策不会发生重大改变,辞去总统职务后,纳扎尔巴耶夫仍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人保留着重要权力。俄中亚和中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巴戈达萨罗夫表示,辞去总统职务后,纳扎尔巴耶夫仍保留着该国的重要权力,仍是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负责人。“我认为,哈国的外交政策不会发生重要变化,哈国仍会与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保持等距离关系”。
纳扎尔巴耶夫精通俄语、英语、汉语等语言,是中国人比较熟悉的政坛人物。这位被中国人称为“老纳”的总统,是政坛的常青树,在其任职期间内,纳扎尔巴耶夫曾多次访问中国,是中亚地区来华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在纳扎尔巴耶夫的支持下,中哈两国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纽约时报》称,毫不夸张地说,哈萨克斯坦有可能在中国的计划中起核心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最初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阿斯塔纳宣布的。中国在2007年取代俄罗斯,成为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所所长丁晓星说,哈萨克斯坦总体的外交基本盘不会变,会继续奉行多元平衡的外交策略。这么多年来,纳扎尔巴耶夫的平衡战略做得很好,国际地位很高,不管谁继任,都会延续纳扎尔巴耶夫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3月30日报道称,纳扎尔巴耶夫新闻处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曾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电话谈论了即将到来的纳扎尔巴耶夫辞职事宜,约定经常联系。对此,国际问题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伟称,虽然纳扎尔巴耶夫辞去了总统职务,但短期内哈萨克斯坦的大政方针和对外政策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友好政策会得到继续地执行。辞职当天,纳扎尔巴耶夫与普京通了电话,说明了两国关系的特殊性质。
纳扎尔巴耶夫现年78岁,曾担任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哈共中央第一书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等职务,曾当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91年12月,当选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任总统,之后四次连任。在纳扎尔巴耶夫的领导下,该国经济高速发展。目前,哈萨克斯坦经济进入世界前50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正争取2050年进入世界前30强行列。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被誉为”中亚奇迹"。
(津云新闻记者 盛书琪 综合新华网、环球网、北京日报、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