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天津  政情  法治  微视  点播  财经  炫闻  民声  津云号  体育  娱乐  文汇  乐活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 津云APP >> 热点

【深度】为什么取消奥赛高考加分,奥赛含金量反而更高了?


人民网  2018/03/22


  取消奥赛加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近几年的教育招生文件里,每年都有提及。

  奥赛加分取消了,高校自主招生崛起了,上帝在关了一扇门的同时,反而开了一扇更大的窗。

  仅从升学这一“功利性”角度而言,奥赛的含金量是增加的。

  取消普适性加分,让渡到个体高校降分,这相当于教育主管部门行政权力的下放,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

  取消奥赛加分,“炒冷饭”而已

  今日上午,正在开会的笔者被突如起来的刷屏、@本人给整蒙了!

  打开手机一看,原来,今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里,有这么一段描述:

  明确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把笔者整蒙的,并不是这个事情多么重磅,而是因为:这不是在“炒冷饭”么?有啥好大惊小怪的?

  (备注一下:此处的学科奥赛,指由教育部批准、中科协主管的数、理、化、生、信息五大学科奥赛,而非各种商业机构举办的杯赛。下同。)

  因为早在2014年,这个文件就出来了:

  再来看看今天的文件:

  是不是跟2014年如出一辙?是不是连文字、表述都几乎一模一样?

  虽然是旧事重提,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政策背景。

  2014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奠定了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基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2014年12月,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出台,该政策作为国务院《意见》的补充文件,明确规定,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仅保留英烈子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考生等几项加分项。

  此后每年的三四月份,教育部都会下发一份《关于做好××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之类的文件,同样会在文件里有关于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加分的表述,2018年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以前关注度比较低而已。

  奥赛的含金量,反而越来越高

  诚如标题所言,取消奥赛加分了,剥夺了它的功利属性后,奥赛不是应该被贬值么?怎么越含金量越来越高?

  笔者并不想从培养人才、训练思维等角度谈奥赛“含金量”,仍然从高考的功利性角度。

  转折点还是在2014年9月国务院的那个文件。在此之前,能够获得高考加分的途径多达十余种,奥赛获奖便是其中一种。当时,奥赛在各省的加分政策略有差异,但都是要求省一及以上,加分幅度多为10分或20分;另外,获得奥赛省一奖项,还可获得保送生考试资格,如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均是接收奥赛省一保送生的“大户”。

  奥赛生加分(保送)政策取消后,对于地方中学而言,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中学觉得搞竞赛不能直接助推升学,便放弃了;有的中学继续坚持,甚至加大了奥赛培养力度。两三年之后,分水岭出现了:坚持奥赛的中学,考取清华北大的名额越来越多,放弃奥赛的中学,考取清北的名额越来越少,甚至一些原本很牛的中学,日渐走向没落。

  原因何在?

  因为清华北大等名校,在录取过程中,把越来越多的名额投向了自主招生。以清华北大为例,仅凭裸分录取的,仅有20%;而在它们目前的自主招生评价体系里,竞赛获奖——几乎成了唯一,不可替代的指标。

  随机看看几所高校2018年自主招生的报考条件:

  在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全国决赛获得优异成绩者。——北京大学

  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具有学科特长,且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清华大学

  鼓励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计算机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及以上的考生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

  高中阶段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决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决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励的学生,可免于参加自主招生考核笔试环节,直接获得面试资格。——武汉大学

  全国中学生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简称“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二等奖及以上。——重庆大学

  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化学、生物、数学、物理、信息学)获奖证书。——北京林业大学

  可以看出,这些高校涵盖了一类、二类,但都代表了国内教育的最顶尖水平。

  而奥赛含金量的增加,并不是笔者凭空编出来的,而是高校用实际行动证明的,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明确认可奥赛奖项的高校越来越多,已达近百所(含综合评价录取);

  二、以前,只有省级一等奖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含金量,而现在,省二、省三同样被广泛认可,包括十余所985高校、绝大多数211高校;

  三、以前,省一才能加10分或20分,而现在自主招生普遍降10—60分,最高能降到一本线录取。

  不谈别的,仅从高考升学的角度讲,奥赛是不是价值更高?所以,便不难理解:当很多不懂政策的学校都在对奥赛迟疑观望的时候,一些顶尖名校,却在奥赛培养领域“闷头发财”。

  行政管理权下放,让渡高校自主权

  从高校招生角度讲,一方面,教育部明确提出取消奥赛加分;另一方面,高校自主招生时又明确鼓励竞赛生,甚至掀起竞赛生争夺战,看起来是否有些矛盾?

  事实上,并不矛盾!

  高考层面的加分,是一种政策性体现,也就是说,只要你获得教育部认可的加分,便具有的普遍适用性,所有的高校,都必须、强制认可;而自主招生降分,只针对某特定高校而言,也就是说,该降分只局限于本校的特定专业,其他高校并不会认可。

  回到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里面的三大核心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围绕着三大关键词延伸的“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高校自主选拔试点等,便是新高考改革中的具体要素。

  取消普适性加分,让渡到个体高校降分,这相当于教育主管部门行政权力的下放,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这也是国务院新高考改革核心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一种体现,高校自主权的增加,必然伴随着主管部门行政权的降低。

  从分数角度讲,诚如知名教育学者储朝晖所言:相较于2014年前旧高考,总体来说,分数对于升学的效价降低了,就是说考试分数在升学方面作用是降低的,原来完全是凭分数说了算,但新高考不仅仅是看分数,还要看其他方面的评价因素。对于名校而言,增加的“其他评价因素”,至少是在短期内,几乎完全被奥赛给替代了。

  至于奥赛为何会成为当前最主流的第三方评价指标,又是一个无奈而沉重的话题。在此,不再赘述,可参阅《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中科院研究员康小明先生的文章:《最严禁令下,奥赛培训会走向消亡吗》。

  作者简介:李立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多家国家级媒体专栏作者,爱培优联合创始人,对教育政策有着深入研究。

天津:上半年立案2392件 处分1896人
黑龙江13名处级干部酒驾醉驾被通报
聊天记录可作证据司法实践与时俱进
【津云帮问】云南白药小儿解表颗粒 每袋到底是4克还是8克?
沈阳最美女孩车站救人 病人家属:质疑的人太可恨
女孩深夜生病点外卖托买药 外卖小哥寻药房还送医
权健终于迎来好消息!莫德斯特满血回归 张鹭称不担心多线作战
 
仰望天空 云卷云舒
多种野生动物“入镜”昂赛国际自然观察节
南开消夏晚会 民俗非遗云集
重庆上万只萤火虫共舞 宛如梦幻场景
 
你那里天晴了吗?天津最新天气信息来啦!
防汛进行时:吃上一口继续干 排水工作不能停
有眼福了!“大龙邮票”在津展出
记者遇强劲雨情 手机险些被风吹走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津ICP备15008203